新华社西宁10月11日电(记者李林海、泪水耿)10月,荣光金银滩的切阳草原变黄了,太阳在淡淡的什姐云层中若隐若现,远处的载誉山顶白雪皑皑。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甘子河乡的归乡一处冬季牧场,炊烟袅袅,泪水人群拥挤。荣光切阳什姐带着奥运会和亚运会两枚金牌回国。切阳
10日上午,什姐切阳什姐穿着藏装,载誉蓝得像高原的归乡天空空,周围都是泪水村民,她热泪盈眶...
10日,切阳什姐在家乡与老乡们合影留念。切阳新华社记者严摄
一周前,在杭州亚运会上,32岁的切阳什姐和他的队友一起,为中国队赢得了混合35公里比赛的金牌。当晚,中国奥委会为获得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金牌、银牌和铜牌的切阳什姐、刘虹和吕秀芝颁发了奖牌。
切阳什姐等这块奥运金牌已经等了11年了。从站在领奖台上,到颁奖典礼结束接受记者采访,她的眼泪不停地往下流了一个小时。
“对我们三个运动员来说不容易。希望通过我们的坚持,能给更多的年轻人不一样的启蒙。”切阳什姐说。
10月4日,切阳什姐(中)、刘虹(右)、吕秀芝(左)在颁奖仪式后展示奖牌。新华社记者姜摄
从习字湖返回青海湖,杨厝佳见证了姐姐夺冠,也陪着切阳什姐流泪。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杨厝佳带着两个女儿去亚运会给姐姐加油。这些年,她陪着比自己小两岁的车阳走过了南京和黄山的竞走比赛,但这一次,她被亚运会的人山人海和体育盛会的磅礴力量所震撼。
在车阳身披五星红旗落泪的那一刻,最了解姐姐的人眼中泪流满面。她小声对10岁的女儿普穆·杨总说:“我的姑姑为她的国家而战,并在她热爱的运动中不断超越自己。”
父亲包公·拉布丹拉着车阳的手,终于盼到了女儿回家。他给女儿端上煮肉和酥油茶,一家人有说有笑。虽然没有在现场见证女儿获奖的高光时刻,但和记者聊起自己努力了很久的女儿,包公的眼眶红了。“这孩子太懂事了。她输了比赛,受了伤。她没有说一句辛酸的话。电话里只有一句关心的问候,但其实我也知道她不容易。”
在外面训练比赛的日子,父女总是聚少离多。每年车阳在家呆的时间不超过10天。女儿参赛时,他要么在家煨桑葚,要么守在电视机前,用最深沉的方式默默为她祈祷。
10月4日,中国队球员切阳什姐在比赛中与教练击掌。当日,杭州亚运会35公里竞走混合团体决赛在杭州智慧新天地沿江景观带举行。中国以5小时16分41秒夺冠。新华社记者姜摄
屋外,看着村民们骑着马,拿着哈达,在金银潭草原长大的女孩切阳什姐,接受村民们的祝福时,忍不住湿了。她动情地说:“谢谢你这么多年来对我的关心和支持。希望能让家乡的孩子们看到更多的可能性,看到世界的多样性,看到草原之外更广阔的世界。”
海北州州委书记夏表示,从牧民家庭的孩子到奥运冠军,激励了更多的牧民孩子坚持梦想,为海北州的发展树立了新的精神坐标。
“迟到”的奥运金牌见证了她永不缺席的努力。深秋的牧场,孕育着来年的生机。未来,会有更多像她一样的草原孩子,在阳光下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