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训班长成旗,新兵训班训新延续军营优良传统,成长长立培养新一代军人——
“看着我,观察丨新跟我来!旗培”
制图:汤健萍设计:韩方
离开部队某综合训练基地已经两个多月了。代士每当想起这次新训经历,新兵训班训新77军某旅蒋的成长长立脑海里,总会出现新训班长的观察丨新身影。“他怎么说话,旗培怎么做事,代士每个细节还是新兵训班训新很清楚的。”
蒋记得,成长长立班里的观察丨新新兵第一次参加战术基本动作训练时,都有点害怕。旗培站在铁丝网前,代士邵庄刚给大家讲解完动作要领,他就猛扑了进去。战术动作一气呵成,既标准又规范。
即使有了班长的示范,身高1米9的姜还是有点犹豫,生怕挂衣服穿手肘。按照顺序躺下后,他小心翼翼地晃动身体,像毛毛虫一样“爬行”到终点。
“31秒40,不合格!”他还没站起来,邵庄洪亮的声音就传来了。就在他准备张嘴解释的时候,邵庄已经用枪做了一个爬行的姿势,把动作要领讲了一遍,又示范了一遍。
“看着我,跟我来!”邵庄再次快速穿过铁丝网,身后扬起了尘土。一个新兵讲解一遍,两三个人示范一遍...
在那次训练中,看到了姜一个战士班长的血性勇气。每次训练后,姜都不断克服心理障碍,按照班长的样子磨练自己的技术水平。新训结束时,他的战术训练成绩达到了优秀标准。
“当兵就要努力,跟我班长一样。”姜说,从那以后,在他的心目中,班长的样子就是一个军人的样子。在他看来,班长的昨天就是新兵的今天;班长的今天也将是他自己的明天。
姜的遭遇也是近期其他列兵的共同感受。对于列兵班永兴来说,我们从新训练的班长身上看到的不仅仅是军人的外表,还有更深层次的意义。
初入军营,班永兴是个“带刺的兵”。他根本不把新来的训练班长冯当回事,凡事都要提个建议。新兵连第一次跑3000米测试。班永兴没有跑下来,但冯在半路上抓住了他。
“不是我不会跑,是我不想跑。”班永兴扮了个鬼脸,跟冯开玩笑。没想到,冯一脸严肃:“你别说了,连训练课都上不完的兵,没资格说!”
知道自己理亏,班永兴收起笑脸,起身追赶队伍。这件小事给他留下的印象是班长“搞笑”。然而不久后的一次骨干考核,不仅改变了他的想法,也彻底改变了他对军营的认识。
为调动组训和带兵积极性,训练基地将定期组织骨干考核。在新训的班长中,冯是名副其实的老将,即将面临退役。他的带兵能力早就得到官兵的认可。面对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考核,大家都觉得他没必要使出浑身解数来“炫耀”。
谁都知道,在训练场上,冯很努力。跑道上,他忍着训练伤,义无反顾地冲向终点;在装备场上,他每次都竭尽全力...这一幕,班永兴看在眼里,既心疼又佩服。
“即使我必须退役,我也是一名军人。参加考核就像打仗。我无论如何都要打完这场仗!”考试后的一次聊天,班永兴得知了班长的真实想法,也引发了他的思考。
“班长踏踏实实走好军人的每一步,面对困难也能顶住压力,深知军人的责任,坚持到底。”从监视器里,班永兴看到了军营对一个士兵的塑造。
从此,班永兴和班长一样,有意识地加入到军营淬火的行列,也开始把“我是军人”挂在嘴边,记在心里。如今,班永兴还在打磨自己,训练成绩不断提高,在连队一直名列前茅。每当他有所进步,就会给冯打电话分享他的喜悦,并告诉班长:“我没有为难你。”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曾经的新兵告别了青春洋溢的“初当兵”,如今已经穿上了列兵的军衔。在他们的身上,不禁保留着新训士兵的印记。从模仿学习到赶超,班长将是他们军旅生活中不断汲取奋进力量的榜样。
军人的责任重如山,肩负着弘扬军营优良传统、培养新一代军人的重任。他们把对党的忠诚,对任务的执着,对责任的执着,对军队的热爱,烙印在新兵身上。记者相信,在他们强大示范的引领下,新时代的军人一定会成长起来,成为班长,进而超越他们。(解放军报记者张雷锋特约记者魏宁邦通讯员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