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出国申研启德教育发布了《2023中国留学白皮书——研究生》(以下简称白皮书)。想跨白皮书的专业调查数据显示,四分之一的出国申研中国学生在申请留学时有跨专业的想法。对于学生来说,想跨出国留学和转专业有哪些考虑?如何成功收获心仪专业的专业录取通知书?本报记者采访了几位中国留学生和留学领域的专业人士。
提前选修课程
刘玲在国内大学学习社会学。出国申研去年,想跨她申请了国外的专业商业分析研究生学位。从社会学专业转到商科专业,出国申研刘玲坦言,想跨跨专业读研主要是专业出于就业考虑。“据我所知,出国申研财经类专业的想跨商科学生找工作时就业面更广。另外,专业毕业后想去券商、基金公司等机构工作。学商业分析更符合我的职业规划。”
白皮书中的数据显示,“考虑未来更好就业”是中国学生选择跨专业申请的首要原因,占比近70%;排名第二的原因是“想选择一个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专业”,而商科和经济学是跨专业之后的主要学科,约占40%,其次是人文社科和理工科。
刘玲分享了她的申请经历。她说,“为了申请新的专业,我在大学期间选修了公司治理和计量经济学等课程。商科专业比较热门,上完相关课程后要努力取得好成绩,展示自己的学习能力。我身边也有考了第二学历的同学,跨专业申请时也能体现出学科背景的优势。另外,一些院校开设了预科,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课程和暑期学校补充新的专业知识,完成过渡。这样的项目对跨学科申请者更友好。”
美国波斯顿大学的学生陈立扬说,在美国,许多学生会选择他们的第二专业。“我身边有同学选择就业前景好的专业,比如商科、计算机、数据科学等。,同时选修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比如艺术、历史、戏剧。这不仅丰富了你的知识,也让你在学习的时候有了更广泛的专业选择。”
提高“软实力”的应用
记者了解到,“软实力”是留学申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学生在大学背景、专业绩点、各种留学考试成绩等“硬件”之外的积累,包括实习、科研竞赛、课外活动、面试表演等个性化体验。对于跨专业申请,很多国家的大学都把学生的“软实力”放在录取评价的重要位置。
刘玲说,实习经历帮助她申请出国留学。“我在券商和咨询机构实习过,工作内容与业务数据分析相关。这些经历不仅让我对这个行业有了更多的了解,也明确了我的职业目标,丰富了我的简历信息,也显示了我向感兴趣的院校展示我对跨学科学习的充分准备的诚意。”
“我本科的时候有过创业失败的经历,但这恰好是我的加分点。”刘凯欣,一名在美国的研究生,申请了市场营销专业。刘凯欣说:“我在面试时向招生官讲述了我自己的服装设计工作室的故事。虽然没有成功,但我对服装设计和品牌营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长和收获。我觉得如果申请的时候有特别的经历,会让人印象深刻,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
“实习和项目经历可以体现申请人的软实力。学校通过这样的经历考察学生是否有专业的学习能力和对行业的了解。”托普斯国际教育业务总监李杰辉表示,“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来说,提升软实力的方式是不同的。常见的商科申请方式有参加商科运营比赛、实习等。,而理工科学生则需要参加科研项目,尝试发表论文。论文发表的项目质量和期刊水平会拉开竞争学生之间的差距。”
考虑跨学科的课题
近年来,跨学科专业越来越受到转专业学生的关注。交叉学科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专业的交融,如计算机金融、生物统计学、文化产业管理等。交叉学科往往对学生的本科背景更加宽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复合技能,拓宽学生的就业范围和求职竞争力。
据启德留学英国项目管理中心经理尚睿介绍,部分理工科学生本科学习不适应,想在硕士阶段转专业,但又不想和原来的专业偏离太多。英国大学开设了理工科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复合型专业课程,以满足学生未来的就业需求。
卢本科学习计算机专业,成功报考了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的计算机金融专业,该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金融的交叉学科。
“刚上大学时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后来渐渐对金融行业产生了兴趣。据我所知,金融行业已经逐渐实现数字化转型,加大了技术领域的投入。以量化交易员为例,我需要对计算机科学和量化投资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所以跨学科学习计算机金融可以让我在就业上更有竞争力。”鲁对说:
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专业学生严润泽说:“德国大学非常重视课程的匹配性,他们很难跨专业进行研究生学习。但德国大学近几年新开设的复合学科可以考虑,比如科学机械和电气专业的学生,以及可持续能源、电动汽车、医疗技术管理等。”(记者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