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圣保罗11月2日电(记者林春音)当地时间11月1日晚,千寻第47届圣保罗国际电影节在巴西圣保罗闭幕。获圣美籍华人导演张为民凭借讲述中国画家张大千的保罗海外生涯获得了“最佳国际纪录片”奖。
11月1日,国际第47届圣保罗国际电影节闭幕,电影中国导演张为民执导的节最佳国际纪《千与千寻万里》获得“最佳国际纪录片”。图为张为民的录片视频获奖致辞。林春音
张大千是千寻我国著名的画家,与齐白石并称为“南张北齐”。获圣张大千在巴西生活了17年,保罗在那里他画出了《荷花》、国际《蜀中胜道》、电影《青绿雪景》、节最佳国际纪《四川资中八景》、录片《乡愁图》等名作。千寻
影片中,张为民游历多地,采访了张大千的子女、家人以及随其迁徙的弟子,并在书信和诗歌中还原了张大千在南美的足迹:画家于1952年移居阿根廷,次年决定定居巴西,并在圣保罗郊区的莫索镇置地。1954年,张大千移居巴西,用两年时间建成了中国园林“八德园”。之后去了美国,最后死在台湾省,八德园已经被水库淹没。
“巴西和中国在地球的另一边,遥远到天涯海角。张大千为什么住在这里?八德园是张大千在巴西建造的桃花园吗?”张为民试图在这部纪录片中找到答案。
张为民告诉记者,张大千穿着长袍、布鞋和东坡帽,以显示他是“中国的画家”。在艺术上,唐代的泼墨技法融入了西方绘画的光影元素,创造了一种泼墨画法,享誉东西方艺术界。“他虽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符号,但真正做到天人合一,不问‘西东’。”她认为,正是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激荡,才使得张大千和生成展现出艺术的生命力,“张大千和巴德元是中国艺术在海外的民族自信。”
在这次展览中,张为民带着电影回到了莫居,与当地市民和张大千的老朋友们一起欣赏。放映结束后,许多老年人向记者回忆了他们对这幅“中国毕加索”的印象。张为民专程驱车来到巴德元旧址库区,在岸边的绿洲里搭起银幕,实地播放影片,也吸引了当地十余名电影人和村民。
张为民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后赴美国俄亥俄大学电影学院深造。现在他在旧金山州立大学任教,作为一名资深导演、摄影师和独立电影制作人,创作了一系列获奖电影。
本届电影节共设15个奖项,共有来自96个国家和地区的362部参赛影片参与角逐。万里千与千寻站了出来。在获奖演讲的视频中,张为民回忆起晚上回到八德花园的情景。在它的废墟上,我用两根棍子做了一个屏风,好像一个古老的手卷。这是我献给张大千的一部电影。”
她引用张大千的诗句“万里老山常睡,何时挂帆为归年”:“我想说:‘大千先生,我们回家吧!" "(完)